加沙北部,哈马斯贝特哈嫩营的武装人员从地道里走出,选择向以色列军队投降。这仗打到现在这个地步,哈马斯在军事上的败局,已经显而易见了。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近日多哈举行的停火谈判彻底停滞之后,哈马斯方面却对外摆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硬姿态,甚至扬言自己取得了“历史性胜利”。
这种战场上的溃败,与政治谈判桌上“胜利”姿态的巨大反差,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这背后,很可能是一场哈马斯精心策划的叙事重构,而他们所押上的赌注,正是无辜人质的生命,以及加沙平民的深重饥荒。
盟友反目成仇
哈马斯如今这份看似强硬的姿态,其实并非源自自身实力增强。恰恰相反,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致命孤立,这一点,在最近的一次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近期,一份名为《纽约宣言》的文件横空出世,由沙特、埃及、卡塔尔、土耳其等十多个阿拉伯国家,联合阿拉伯联盟共同发布。这份宣言,几乎给哈马斯宣判了“政治死刑”。
宣言内容很直接,明确要求哈马斯必须向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缴械投降,并彻底否定其合法性。意思再清楚不过:巴勒斯坦只能拥有一个合法政府,那就是巴勒斯坦权力机构。
这记来自整个阿拉伯世界的“背刺”,对哈马斯的伤害,恐怕比以色列的炮火还要深重。它彻底剥夺了哈马斯在区域内的合法性基础,简直是把哈马斯往绝路上逼。
这些曾经或明或暗支持过哈马斯的国家,如今却集体划清界限。这无疑是对哈马斯生存根基的致命一击,将其推向了真正的四面楚歌境地。
暴力催生“建国”?
在被昔日盟友抛弃的绝境中,哈马斯却似乎找到了一根意想不到的“救命稻草”——来自西方国家的外交转向。哈马斯官方代表加齐·哈马德公开站出来,抛出了一个惊人论断。
他宣称,正是去年10月7日那次袭击,才迫使法国、英国等西方大国,将承认巴勒斯坦国这事儿提上了外交日程,甚至开始密集表态。
哈马德在反驳《纽约宣言》时,特别强调了这一点。他指出,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领导了十多年,关于“两国方案”和巴勒斯坦建国这事儿,几乎无人问津。
然而,10月7日袭击之后,事情发生了转机。他认为,西方国家才开始密集表态支持承认巴勒斯坦国,这才是推动建国进程的唯一有效方式。
法国总统马克龙,已在今年4月和7月两次公开表示,法国将在未来数月或很快承认巴勒斯坦国。紧接着,英国首相斯塔默也宣布,英国计划在今年9月承认巴勒斯坦国。
随后,加拿大、澳大利亚、芬兰等十余个西方国家也迅速跟进,表示会认真考虑承认巴勒斯坦国。哈马斯就此将这些原本独立的外交考量,硬生生地包装成自己暴力行动的“成果”。
他们试图以此来反驳阿拉伯世界的否定,给自己脸上贴金,把自己塑造成“为民族解放而战”的英雄形象。这种在绝境中重塑叙事的手法,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
他们甚至还把建国首都都选好了——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国家。然而,大家都清楚,耶路撒冷目前已被以色列实际控制,并定为首都,且获得了美国等国的承认。
这使得哈马斯这一核心诉求,在当前严峻的现实面前,几乎不可能实现,更像是画了一个遥远的饼,用来支撑其叙事。
两张牌,绝境求生
为了让这套“胜利叙事”显得可信,哈马斯必须想方设法把对手拉回到谈判桌前,并且最好能按照他们的条件来谈。而他们手中仅剩的两张“王牌”,每次出牌,都伴随着加沙平民的巨大痛苦。
第一张是“人质牌”。哈马斯近日公布了人质视频,画面中人质极度消瘦,骨瘦如柴。这精准地引爆了以色列国内数千人的抗议活动,直接冲击着内塔尼亚胡政府的执政根基。
内塔尼亚胡总理的政府存续,与能否成功解救人质高度绑定,他因此面临巨大的国内政治压力。毕竟,以色列历史上曾用一千多名巴勒斯坦囚犯,包括哈马斯领导人辛瓦尔,才换回一名被俘士兵。
有这种先例在前,哈马斯当然明白人质的政治分量有多重。它认定这些人质,是迫使以色列让步的关键筹码,无论哈马斯在军事上已经溃败到何种程度,人质都将是他们的底气。
第二张是“平民牌”。哈马斯利用加沙地带出现的严重饥荒,以及多名儿童饿死的悲惨现实,来博取国际社会的同情。他们将以色列描绘成滥杀无辜的侵略者。
加沙的物资发放点屡次遭袭,进一步加剧了当地的人道危机。这些惨状使得以色列在国际上孤立无援,除了美国,几乎失去了所有公开支持,甚至担心可能面临国际制裁。
连美国总统特朗普都承认加沙存在饥荒,并要求以色列采取措施改善,这足以说明国际人道压力的巨大。可见,即使是美国,也感受到了舆论的压力。
所以说,哈马斯打这两张牌的目的,并非是为了赢得军事上的战争。它们是为了赢得宣传战,争取更多时间,并向以色列和国际社会制造无法忽视的政治和人道压力,从而实现其政治目的。
代价几何?
哈马斯对外展现的“胜利”姿态,说到底,是一场拿整个加沙的苦难当燃料的政治豪赌。他们赌以色列不敢承受人质死亡带来的巨大政治后果和国内持续抗议。
他们还赌国际社会无法对加沙平民的饥荒袖手旁观,最终会迫使以色列让步,不得不认可哈马斯的政治主张。这种策略,其本质是将暴力行为合法化,把平民的苦难当成了达成目的的工具。
但这种强行构建的叙事,不仅让哈马斯所宣称的建国目标(以耶路撒冷为首都)沦为空谈,更让那些被困在战火与饥饿中的加沙无辜民众,成为了这场虚妄“胜利”叙事下最惨烈的牺牲品。
冲突至今仍陷僵局,而平民百姓,才是这场各方博弈中,付出代价最为惨重的那群人,他们的苦难似乎永无止境。